4月10日一大早,扎西裹著棉衣,套上印著“生態管護員”的馬甲,騎著摩托車出門了。去鄂陵湖的砂石路上冷風正勁,足以忘記人間四月的芳菲。
扎西今年47歲,是果洛藏族自治州瑪多縣的一名環衛工人。她的媳婦依毛是三江源國家公園黃河源園區的一名生態管護員,草原巡護是依毛每天必不可少的工作。瑪多縣海拔高,野外風沙大,氣候苦寒,在幾天前,依毛患上了嚴重的傷風感冒。媳婦病了,這幾天無法擔任巡護的工作,扎西主動接替起巡護的工作。
“我媳婦病了,我就要替她扛起責任,她做了生態管護員,守護生態是我們全家的責任!”管護工作雖然辛苦,但說起自家媳婦,扎西臉上寫滿疼愛、自豪。不僅是出于對媳婦的疼愛,扎西每一次接替依毛的工作,更多的是出于對自然的敬畏。
春節前后,持續不斷的大雪使果洛進入了冰雪世界,雪災降臨了。黃河源區的野生動物沒有食物,生命岌岌可危。救助野生動物是生態管護員的職責,背草料、挖雪路對依毛這個弱女子來說,太過于辛苦,一次又一次,扎西接過了依毛手中的責任。
“動物在冰天雪地中沒有草吃,要是凍死了,太可憐了!”扎西眼中滿含悲憫,“動物們現在不怕人,我們放下草料它們就過來吃,以前看見人都要跑得遠遠的!”
2016年,依毛和村里的十一人一起申請成為黃河源園區的生態管護員,依毛從事生態管護的這三年,他們兩口子既是生態保護的參與者,也是見證者。
“從前,牧民的舊衣服在草原上扔的到處都是,現在你去草原上看看,連一只襪子都找不到!”自從三江源國家公園范圍內實施“一戶一崗”制度,扎西也看到了青青草色變得越來越純凈,牧民的環保意識也愈來愈強,“現在牧民都養成了習慣,看到地上的垃圾都會隨手撿起,統一裝好后用摩托車送到縣城的垃圾站去。”
雖然扎西是一名環衛工人,但卻同樣守護著這一片凈土,他說:“我相信,夏天草原上的花會開得更加美麗,河流會更清澈,野生動物會更多。”
一代又一代牧民的默默付出,只為守護三江源頭的碧水青山。